建筑勞務之建筑工的含義 |
辭海解釋“民”時指出,古代泛指被統治的庶人。雖然孟子認為,“民為貴,社稷次之,君為輕。”但數千年的文明史告訴我們一個基本事實,民最輕。辭海中還說:古時的“民”,本意指農民。由此可知,民工就是離鄉做工的農民。現代意義上民工一詞的歷史,可追溯到上世紀40年代中后期的戰爭年代。那時,大量農民被組織起來,從事修公路、拆鐵道、抬擔架、送軍糧等工作。由于他們的出色表現,“民工”一詞曾被宣傳的家喻戶曉。新中國成立后,農民重新被牢牢地固定在土地上,民工一詞也隨之銷聲匿跡。直到1984年,國家允許農民自己解決口糧,離開鄉土打工,農民才紛紛涌入城市,謀生賺錢。從此以后,城市人就再也離不開民工了。
起初,民工進城是同一家族或同一村莊的鄉黨結伴而行,進城后偎依在城墻下、工棚里、車站旁,尋人待顧。活路是掏廁所、掃馬路、做保姆、拉板車、擦皮鞋、收破爛、裝卸貨物,凡是最臟、最苦、最累、最下賤的力氣活,他們都能夠接受。后來他們集體參與了建筑、公路、礦山等大生產勞動,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嶄新的城市,用自己的肩膀撐起了改革的歷史,成為中國城市化進程絕對不可忽視的力量。
|